課程裡面有提供一個可以做corrective Shape的script。
這邊的做法是在Zbrush裡面合併兩個shape,然後在細修,把它當成corrective shape,其實就有點類似combo。
首先先把shape加到原始模型,也就是最底下那個。
然後,先選原始模型再選剛剛那兩個shape,最後打開script,按第一個按鈕。
這時侯Script會生成剛剛那兩個shape合併之後的模型,也就是右下角那個。
現在這個步驟,就是把一開始做好的corrective shape的點資訊傳給剛剛生成的模型。
然後讓script判斷,到底corrective shape額外移動了哪些點。
先選已經做好的corrective shape,再選剛剛生成的模型,然後transfer資訊。
最後按下第二個按鈕就完成了。
這個時候會生成另一個新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最終的corrective shape,直接跟原始模型連動,想要改shape,就動這個模型。
可以看到script新增了一個shpae,也就是剛剛那個corrective shape,然後這個shape只有一開始選到的那兩個shape都啟動時才會啟動!!
這邊的做法是在Zbrush裡面合併兩個shape,然後在細修,把它當成corrective shape,其實就有點類似combo。
首先先把shape加到原始模型,也就是最底下那個。
然後,先選原始模型再選剛剛那兩個shape,最後打開script,按第一個按鈕。
這時侯Script會生成剛剛那兩個shape合併之後的模型,也就是右下角那個。
現在這個步驟,就是把一開始做好的corrective shape的點資訊傳給剛剛生成的模型。
然後讓script判斷,到底corrective shape額外移動了哪些點。
先選已經做好的corrective shape,再選剛剛生成的模型,然後transfer資訊。
最後按下第二個按鈕就完成了。
這個時候會生成另一個新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最終的corrective shape,直接跟原始模型連動,想要改shape,就動這個模型。
可以看到script新增了一個shpae,也就是剛剛那個corrective shape,然後這個shape只有一開始選到的那兩個shape都啟動時才會啟動!!
0 留言